当孩子频繁拒绝上学,家长先别急着责备或强制要求。这可能是TA在发出"求助信号",需要耐心找到根本原因并正确应对。
1. 先排查潜在原因
✅ 学业压力:是否因成绩差、作业难、考试焦虑而逃避?
✅ 社交问题:是否遭遇校园霸凌、同学孤立或师生矛盾?
✅ 心理状态:是否伴有情绪低落、失眠、食欲差等抑郁/焦虑症状?
✅ 家庭因素:父母关系紧张、家庭变故是否影响孩子安全感?
2. 分场景采取应对措施
若因学习困难:
• 与老师沟通调整作业难度,寻求课外辅导
• 帮孩子制定阶段性小目标,减少挫败感
若因人际关系问题:
• 教孩子应对冲突的技巧,必要时联系学校干预
• 通过角色扮演练习社交,增强自信心
若出现心理问题:
• 观察是否伴随身体不适(如腹痛、头痛)
• 及时寻求心理咨询,避免发展为"学校恐惧症"
3. 家长需注意
忌简单粗暴打骂,会加重抗拒心理
忌过度妥协,长期放任会固化逃避行为
与学校保持合作,逐步增加在校时间(如先每天去2小时)
短期目标:恢复正常上学节奏
长期目标:帮孩子重建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胜任感
如果调整1个月仍无改善,建议及时求助心理咨询师。